首页 新闻 正文

素食真的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吗?

时间:2020-07-21

今年刚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指出,2017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438万,占总死亡的42%,约263万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膳食因素,较2007年增长了38%。

由此可见,饮食习惯和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我们经常教育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不能大鱼大肉,不要吃太甜太油太咸,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这个时候就有患者问到“那我改吃素食是不是更好啊?”

甚至有患者问“我平常都是素食了,为什么还会高血脂呢?”。

所以,到底素食对心血管健康好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得聊聊这个问题。

半素食与心血管健康

半素食,顾名思义,饮食上植物性食物占主导,有选择地摄入鱼肉或者鸡蛋、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不吃红肉(猪、牛、羊等)。

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素食,膳食纤维较高,没有那么多油脂,应该说是心血管健康友好的。

有研究显示,红肉(猪、牛、羊等)消费的增加,尤其是加工肉类,与较高的总死亡率有关。

最近也有大型研究结果显示,血浆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呈负相关,适当地多吃水果蔬菜可帮助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展。

一项跟踪随访18年接近5万人的研究显示,和吃肉较多的人比,肉类只吃鱼的和完全不吃肉但偶尔食用鸡蛋或牛奶的人的缺血性心脏病分别降低13%和22%

半素食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哦!

有人说,哈!吃素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冠心病、糖尿病不是大鱼大肉的人才会得的病吗?

上面提到的随访18年的研究还得出一个新的启示结果,素食者比肉食者患中风的风险高20%

心血管著名期刊Circulation的开创性研究指出,摄入多的健康植物性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和坚果,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摄入较多不健康植物性食物,如土豆和添加糖,则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

也就是,不同的素食搭配有不同的效果。仅仅吃素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的饮食,关键要看食物的质量。

这些最顶级的医学研究告诉我们,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吃得好才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所以,主要吃素的饮食不完全等于心血管健康饮食


图片来源:Pixabay


那到底是在吃素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呢?

吃素的什么误区反而造成了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

这个问题我想在纯素食的饮食方式那里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事实上也有一些报道称,单纯素食更容易陷入误区。

 纯素食与心血管健康

纯素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素食者,尤其是纯素食者,普遍缺乏维生素B12。这是一种仅在动物食品中大量发现的水溶性维生素,植物性食品中稀缺。而低估维生素B12的正确补充可能会使素食带来的益处无效。

体内缺乏维生素B12,这会让他们失去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同型半胱氨酸的能力,后者的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增加中风风险

此外,缺乏维生素B12还会导致一些神经精神症状,譬如,睡眠障碍、抑郁、躁狂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缺乏维生素B12还会干扰红细胞的组成,长久后造成贫血,加之植物性食物中元素较难吸收造成素食人群体内铁低下,同样引起贫血的问题。对于心功能不好的人群,贫血是心衰的加重因素。


长期吃素还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更优质,其中的成分更符合人体对于氨基酸的需求。长期低蛋白可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干扰药物疗效。另外还可能通过影响肝脏蛋白合成最终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很咸很油很甜的纯素食也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没错,吃素也可以导致“三高”,还有不少临床案例。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住“低盐、低脂、低糖”的根本原则。

素菜烹调放更多的盐、油让味道更浓郁,盐对心血管健康影响很大,植物油能量其实也不比肥肉低。素食中的主食,譬如米、面等淀粉含量很高,这也是碳水化合物,也是“糖”。

现在外面还有很多素菜商品,通过煎、炸等各种手法来增加口感,但其中可能加入了不少的油盐,许多面向素食者的食物是超加工的。蔬菜水果沙拉如果加很多的沙拉酱、酸奶等混合食用,其中的热量也不比吃肉吃的少。

现在还有种说法是喝果汁比喝其他饮料更健康,实际上即便是自制果汁,如果不控制饮用量,素食者也会摄入大量果糖,造成脂肪肝,影响血脂代谢,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瘦,但是也会脂肪肝、血脂高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素食的外衣”下的隐患,其实是被所谓的“健康”包装的,实际上难以达到各位素食者想要的健康效果。

均衡饮食才是心血管健康的方式从上面几点可见,纯素食的饮食习惯并不是没有坏处的,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因为适度摄入动物性食品,如鱼类,已被证明具有一些健康益处,某些营养成分也需要肉类的提供。

所以,真正心血管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主动添加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并保持“低盐、低脂、低糖”,同时注意进食时间及频率。单纯的素食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毕竟吃素也是种技术活。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根据国情提出了针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一级预防的膳食营养推荐。

图片来源:《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指南还特别指出,对代谢风险升高的人群,无论是否进行了药物治疗,都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对不同疾病人群提出了膳食改善的二级预防策略。

当前“健康中国行动”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合理膳食行动作为减少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重要举措之一,应该全民参与其中。

图片来源:《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素食容易在心血管健康问题上存在误区。

改变饮食模式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是“一棍子”政策,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科学的饮食模式,通过相应医学指标来适时调整,最终达到加强心血管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东风,翁建平,鲁向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03):209-230
2. Zheng, Y., et al., Association of changes in red meat consumption with total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US women and men: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019. 365: p. l2110.
3. Zheng, J.-S., et al., Association of plasma biomarkers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EPIC-InterAct case-cohort study in eight European countries.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020. 370: p. m2194.
4. Tong, T.Y.N., et al., Risk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meat eaters, fish eaters, and vegetarians over 18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019. 366: p. l4897.
5. Baden, M.Y., et al., Changes in Plant-Based Diet Quality and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Circulation, 2019. 140(12): p. 979-991.
6. Rizzo, G., et al., Vitamin B12 among Vegetarians: Status, Assessment and Supplementation. Nutrients, 2016. 8(12).
7. Spence, J.D., Q. Yi, and G.J. Hankey, B vitamins in stroke prevention: time to reconsider.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7. 16(9): p. 750-760.




来源:双鸭山科研小黑屋

编辑:安士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