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正文

贵州省慢病管理与合理用药多学科专家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时间:2022-07-11

为贯彻落实《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提升临床慢病治疗方案及管理模式、强化学科服务模式,规范国谈集采背景下合理用药,促进多学科发展交流,加强学术创新,探讨学科科研方向、理念、技术以及新进展。2022年7月9日,由贵州省药学会主办的“贵州省慢病管理与合理用药多学科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由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陈琦主持,贵州省药学会理事长孙义军、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罗新华和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医保事务中心饶婷等药学、医保、临床的专家3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临床慢病管理、慢病领域最新进展及合理用药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探讨,为慢病医务工作者及药学工作者改进临床实践和合理用药提供新思路。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医保事务中心饶婷教授在会上分享了“贵州省门诊慢特病经办管理经验”,详细的解读了贵州省慢特病医保政策文件:《省医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慢特病门诊保障制度的通知》 (黔医保发〔2021〕49号),向大家分享了近些年来贵州省医保的发展与改革,在慢特病的报销上,门诊报销限额提升。此外在医保的经办流程上,医保局做到了,政策“三统一”,经办“四”统一,配合线上系统的优化,大大降低了老百姓报销流程及时间,目前线下可做到即到即办。线上做到10个工作日内办理成功。此外,饶教授还分享了慢性肾脏病这一病种的医保政策特殊性,以及DIP住院业务今年落地执行的相关事宜。同时也为临床和药学的老师们解答了诸多医保相关问题。

    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袁静教授分享了”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慢性肾脏病(CKD)管理”的问题,在慢病领域,大家都很关注高血压、糖尿病,却对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意识非常欠缺,“心脏跳动,肺脏呼吸,肾脏疾病却无声无息”,CKD是一个低知晓率(仅为12.5%),高发病率(11.6%,1.6亿患者),低治疗率(7.5%)的疾病,许多患者在终末期才初次确诊,一旦确诊,大部分都进入了透析。而透析的费用,不论是对于患者个人还是对于医保基金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所以管理好透析前CKD的患者,延迟其进入透析的时间,是每位肾科医生的终极管理目标,当然也需要多学科的联合管理,如药剂科临床药师,营养科的营养师。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对慢性病进行综合防控,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推动慢性病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夏彬一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慢病管理与药学服务实践”,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在会上分享,强调了临床药师参与慢特病患者的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为临床和医保的专家们提供了慢病管理的新思路。

在讨论环节中,来自各大医院的临床、药学的专家们针对慢病管理中,药学服务的新模式,国谈集采药品的普及以及CKD的高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却又殊途同归。

    孙义军理事长在最后提出,全民健康,才能全民小康,三医联动,高质量优质发展慢病管理水平,是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也是我们医疗工作者奋斗目标,本次会议听取了来自临床、药学和医保专家的诸多问题和建议,为提高慢病管理与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未来临床药学服务、医保政策制定和临床的诊疗及用药提供了很好的指引。